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阴虚、瘀血、痰浊等。主要采用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液、针灸、中药外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疗效评价、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今后,应更加积极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
作者:尤良震;申国明;王浩;何莹;王芹 刊期: 2015- 06
-
刘建秋教授辨证治疗肺纤维化
刘建秋教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的终病理结局,为中医肺痿之证。肺纤维化由外邪诱发,痰瘀壅阻肺络,日久因实致虚,致肺叶痿缩,肺痿气虚,痰瘀互结。主张在临床辨证中,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予与解表通络、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等治法,加减用药。......
作者:李竹英;张婉琳;高风丽 刊期: 2015- 06
-
化痰法治疗肝癌的研究
现代病机研究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角度探索了“痰”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作用,明确了“痰”是肝癌产生的物质基础,发展了肝癌的痰证学说。临床实际中,化痰法治疗肝癌在控制瘤体、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名老中医的治则治法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实验研究方面也从分子水平上探索了单味化痰类中药以及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机制与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
作者:谢晓蔚;杨金坤 刊期: 2015- 06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影响及诊治研究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肌瘤的位置、数量、大小、发生类型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可依靠症状、体征,超声检查、核磁共振、实验室检查等。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明确研究结果,以期在临床上为有生育要求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提供合理的指导。......
作者:陈丽婷;陆启滨 刊期: 2015- 06
-
林珮琴辨治中风经验
林珮琴以《素问》《灵枢》为根坻,融会贯通仲景、叶桂等诸位名家论著,其根据个人心得与临床诊治经验,集各家之大成,著有《类证治裁》一书,书中每一病证均简要而清晰地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及选用的治法和方药,并附有医案,极具临床指导价值。归纳《类证治裁》中辨治中风的医案,为卒中昏迷,豁痰滋阴;麻木痿软,滋肾利湿;偏瘫便难,益火破结;口喎言謇,滋水潜阳。治疗原则,即对真中风宜先用通关,继则养血顺气......
作者:刘怡;秦玉龙 刊期: 2015- 06
-
衣先荣教授诊治肛肠病经验
衣先荣教授认为,肛肠病诊治时应结合《内经》理论,从肠燥津亏秘结证、脾胃气虚泄泻证、湿热瘀滞肠痈证、寒热错杂蛔厥证加以分型,治疗上采用滋阴清热、润燥通便,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等法。......
作者:马一铭;张盈 刊期: 2015- 06
-
针灸防治压疮研究
中医学认为,压疮主要因经络受阻,气血瘀滞,筋脉失养,肉腐脱落,酝酿成疮。针、灸防治压疮操作简单,且临床效果显著,其机理主要是针、灸结合可以舒经活络,扶正祛邪,祛腐生肌。临证时应注意艾灸的燃点,针刺治疗压疮力弱,需配合灸法疗效更佳。......
作者:郭玉怀;孙忠人;仇立波;田洪昭;李佳;张显达 刊期: 2015- 06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总目录
......
作者: 刊期: 2015- 06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药复方治疗、针灸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干燥综合征多以阴虚津亏为本,燥热瘀毒为标。中医辨证施治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及各脏腑间的功能,中医针灸治疗取穴方便、灵活,且无不良反应,能显著改善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溦溦;汪悦 刊期: 2015- 06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S),病位主要为督脉、膀胱经、肾经循行所在部位。肾虚是AS发病的根本原因,风、寒、湿是发病的重要诱因,痰浊瘀血是发病的关键病因。中医药治疗本病以滋补肝肾、祛寒除湿、化痰逐瘀、活血解毒为主要方法,作用机制多与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相关,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能有效缓解AS的症状,调节相关生物学指标,因此,对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将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AS的机制提供基础。......
作者:夏莎;纪伟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
- 2 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 3 刺榆黄酮预防大鼠高脂血症形成的实验研究
- 4 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影响
- 5 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 6 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验案3则
- 7 扶阳达肝汤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腹水
- 8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落枕48例临床观察
- 9 针刺联合紫杉醇对小鼠Lewis肺癌代谢的影响
- 10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 11 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母胎免疫微环境的调节
- 12 糖尿病患者情绪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DAWN2问卷调查
- 13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 14 精设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 15 《内经》运气治则探析
- 16 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7 生物共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 18 高校财务运行情况浅析
- 19 针药配合治疗面肌痉挛50例临床观察
- 20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