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任继学教授慢性肾风系列方的临床研究

    吾师任继学教授是全国著中医学专家,从医60年,对脑、心、肾等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任老治疗慢性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形成了独特的辨治体系,笔者对导师的系列方药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利;任喜洁;任喜尧;任继学 刊期: 2004- 02

  • 医务人员脂肪肝状况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以及低龄化倾向.为了了解医务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健能力,笔者对本院医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临床统计学分析,现将检查资料分析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月秋 刊期: 2004- 02

  • 刁本恕川草乌洗足方在中医内科的应用

    川草乌洗足方是我科刁本恕主任集多年临床经验配制而成的外用汤剂,在中医内科临床中运用广泛,患者反映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利;刁本恕 刊期: 2004- 02

  • 无痛人工流产200例临床观察

    我站自1998年以来,应用2%利多卡因术前宫颈管注射,以扩张宫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简称RAAS)的发生,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共20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桂霞;王晓;陈学俊 刊期: 2004- 02

  • 健脾祛湿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笔者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理基础为脾虚湿盛的指导思想,选取UC慢性复发型的急性活动期病人为观察对象,共30例,以自拟健脾祛湿汤加减口服,效果确切,总结如下:......

    作者:戴君妹;周建华 刊期: 2004- 02

  • 滑膜骨软骨瘤病24例X线报告

    滑膜骨软骨瘤病以在滑膜面形成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为特征.病因不明,一般多支持化生学说,即滑膜深层未分化间叶细胞分化为软骨体,再经过软骨内化骨而形成骨软骨体,也称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本文报道24例滑膜骨软骨瘤病均经X线检查、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X线征象进行讨论.......

    作者:姜宇 刊期: 2004- 02

  •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0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颈椎旁神经根阻滞法加颈部扳动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丛德毓;邢时通;李丽贤;旋秀俊 刊期: 2004- 02

  • 更年期综合征从肝论治

    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之绝经前后诸症范畴,发生在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到后消失的过渡时期,绝经是主要标志.西医认为此病多与内分泌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中医认为妇女在49岁左右,冲任脉功能逐渐减退,机体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故出现复杂多变的证候.......

    作者:王春妍;孙龙;刘庆彬 刊期: 2004- 02

  • 输卵管通液术气囊滞留病例分析

    不孕症病因非常复杂,其中由于输卵管阻塞而造成的不孕,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占36.82%[1].......

    作者:安钢力 刊期: 2004- 02

  • 青光眼手术前后的辨证施治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眼压升高,眼底及视野改变为主要特征.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绿风内障.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风、火、痰、郁及肝之阴阳失调,导致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神水郁滞.......

    作者:刘桂霞;夏清艳;杨丽;张杰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