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一测多评法测定牡丹皮中多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控制丹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药材进行分析,计算其中1个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通过建立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校正因子,同时计算3个脂溶性与3个水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的对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快速有效,且使用一测多评方法仅需要1个成分的标准品,即可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本......
作者:张晨;邱实;贡济宇 刊期: 2015- 06
-
青霉菌固体发酵对三七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
目的:对三七药材经青霉菌发酵之后的主要活性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青霉菌对三七药材进行固体发酵,根据HPLC-Q-TOF-MS的检测结果,对三七发酵产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指认,同时考察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等微生物毒素的含量。结果三七药材经青霉菌发酵之后稀有皂苷含量显著提高,未见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产生。结论青霉菌可以对三七药材中皂苷类成分进行转化,提高稀有皂苷含量,改变药性,且未见明显的微生物......
作者:许文迪;闫炳雄;邱智东;王伟楠 刊期: 2015- 06
-
旋覆花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旋覆花中主要有效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用HPLC法监测提取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以确定水煎煮的佳工艺条件。结果水煎煮佳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旋覆花配方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闫炳雄;徐东婷;邱智东;王伟楠 刊期: 2015- 06
-
正交实验优选益视口服液纯化工艺
目的:考察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益视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前后药液的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是1.0g/mL,壳聚糖的加入量为30%,药液pH4,温度是40℃,经纯化后黏度、浊......
作者:陈亚龙;李昭;曹林林;王兴海;王露;郭东艳 刊期: 2015- 06
-
梅核气的中医药研究
梅核气发病多与情志有关,病变部位可涉及到肝、心、脾、胃等,病机关键多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以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临床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方法除汤药以外,针刺及局部放血拔罐和穴位贴敷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大部分患者在西医未检查出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采用中医药治疗,不但治标还能调节整体,使机体恢复平衡,实现健康状态。......
作者:高玲;杨婷;粟栗 刊期: 2015- 06
-
“邪气在络”的针刺治疗及综合护理
“邪气在络”是病邪停留在人体络脉所体现出的一组征候群。“邪气在络”的针刺方法有刺络放血疗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缪刺,一种是解结;“邪气在络”的针刺部位主要选择其原发部位;“邪气在络”的艾灸方法有灸络法和温熨法。“邪气在络”的针刺治疗与针灸护理相结合可使络脉气血通畅,进而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作者:刘娜;李雪青 刊期: 2015- 06
-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
中医认为,青少年寻常性痤疮的病因病机外以风、热、寒、湿等外邪侵袭为主,内有血热、虚损等而致。采用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是以面部皮损局部为中心行多针围刺,直达患处,能加快面部气血运行;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背俞穴行刺络拔罐治疗,可调理脏腑气血,促进脏腑生理功能。......
作者:孙慧丽;熊桂华 刊期: 2015- 06
-
姜德友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姜德友教授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多因平素思虑过重,气机郁结,以致血行滞涩瘀血内生,津液布达失畅,痰湿内停,阻塞脉络;或因气郁、痰结、血瘀日久,郁而化火,热扰心神而发。......
作者:殷路遥;姜德友 刊期: 2015- 06
-
针灸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肺、脾、胃、心、肝、肾、三焦的功能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膀胱,多由于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气血亏虚、膀胱失约或湿热下注、积于膀胱导致。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主要包括毫针、电针、穴位注射以及针灸并用、针灸结合盆底肌训练等,主要通过其调节排尿中枢的作用发挥疗效。今后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方向应为增加辨证分型,统一疗效标准,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
作者:程楚;储浩然;许蕾 刊期: 2015- 06
-
失眠的心理研究现状
失眠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失眠的西医特征即急性失眠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而慢性失眠尤以人格和认知因素为显要。失眠的中医心理主要是情志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为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5种心理紊乱状态;不同人群的失眠的心理特征、中医证型分布及心理干预不同,对失眠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调节等。......
作者:谢晨;赵娜;杨文佳;陈云飞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近12年小儿推拿独立干预病症谱的文献研究
- 2 消抗汤治疗不孕患者自身免疫抗体的疗效观察
- 3 唐喜玉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
-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在中医科研中的应用
- 5 难治性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研究
- 6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7 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与心理状态迁移
- 8 助阳通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MMP-9和MMP-13活性的影响
- 9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 10 道家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 11 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40例
- 12 润燥止痒胶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观察
- 13 中药辨证合思密达、培菲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 14 针刀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网球肘80例
- 15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花生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例
- 17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 18 益心汤治疗冠心病59例临床观察
- 19 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及生物化学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