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田金洲教授从瘀、虚辨治慢性失眠

    田金州教授从叶天士“久病致瘀”“久病多虚”理论出发,以“瘀”“虚”立论辨治慢性失眠.在治疗上无论标本虚实,总不离活血养血安神.承董建华院士丹参枣仁汤之精要,立清心枣仁安神汤.临证合参发病季节、病因及脏腑辨证,予整体辨证、个体化治疗.在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的同时,亦能改善兼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洪明;高兴慧;田金洲 刊期: 2015- 04

  • 国医大师张琪以气血为纲辨治疑难杂病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认为,“气”与“血”是决定人体生命存在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体现,“气”“血”的变化,还能正确反映出机体病理变化的规律,无论外感或者内伤疾病,终均会伤及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都在于使气血调达,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气病当补气、调气、疏气,即气虚宜补,气机升降失司宜调,气郁宜疏;血病当补血、行血、止血,即血虚当补,血瘀当行,出血当止.临证十分重瘀血学说,消而不伐,指出血瘀的因素......

    作者:周雪明;姜德友 刊期: 2015- 04

  • 董克勤教授运用化瘀清宫法治疗崩漏

    董克勤教授认为,肾主生殖,为月经之根本,肾气受损,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导致子宫藏泻失常,发为崩漏.血瘀既为崩漏的致病机理,又是病理产物,并提出以通因通用之化瘀清宫法为主,配合补虚、温经、清热、养阴等法治之,使“虚者补之”“热者清之”“郁者疏之”“寒者温之”,瘀血祛而新血安,常可收到不止血而血自止之效.......

    作者:金影;刘震坤;董克勤 刊期: 2015- 04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属“湿热疫毒”内侵机体,长期深伏肝血,暗耗正气,逾时而发之病.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能一定程度上抑制HBV的复制,并起到保肝降酶退黄的作用;而通过补虚扶正,调整机体的正气盛衰强弱,则可以调节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有助于抗病毒治疗;以补虚扶正与活血化瘀软坚通络,则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中医药个体化的辨证与辨病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整体生......

    作者:申弘;聂红明;陈逸云;陈建杰 刊期: 2015- 04

  •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损伤、胰酶分泌等方面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组织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病程中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胰酶分泌及保护受损脏器等多靶点、多环节发挥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冬一;雷力民;廖昭海;徐展;傅大霖 刊期: 2015- 04

  • 《医学入门·本草分类》勘误——以明本《医学汇函》校注《治湿门》《治燥门》

    《医学入门》为明代重要的综合性医书,由李梃编著.研究发现《医学汇函·本草分类》中的大量内容录自《医学入门》,但其所依据的版本与今日通行本《医学入门》中的个别词句略有不同,经考证后认为通行本《医学入门》存在疏漏之处.以《医学汇函》首刻本崇祯年间跃剑山房本为对校本,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对《医学入门·卷之二·本草分类》中“治湿门”与“治燥门”中的错误进行校勘,为防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作者:季顺欣;王传明;傅海燕 刊期: 2015- 04

  • 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

    汉及汉之前“奔豚”发端主要有4种,即沉厥奔豚、奔豚疝气、肾积奔豚和奔豚气病,这4种“奔豚”既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又可以是功能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包括肾虚、气滞血瘀、阳虚、水饮内动、肝气郁结等数种.治疗方面未有涉及.汉之后“奔豚”在先贤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临床表现方面强调与情志相关,病因病机方面提出“奔豚”可涉及五脏六腑及经络各端,治疗方面则以疏肝解郁、化痰瘀及温阳为多见.近现代“奔豚”......

    作者:耿琦;崔晨;蒋健 刊期: 2015- 04

  • 《伤寒论》中三则病证探析

    《伤寒论》中痞证、奔豚、蓄血三则病证与现代临床联系紧密.痞证以心下痞为主症,病理变化为邪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疾病,临证当与胸痹(如心梗)、结胸(如急腹症)、脏结(如胃肠道肿瘤)等鉴别;奔豚的病因包括被寒、惊恐、肾虚、忧思,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与现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功能不全、不完全机械性肠梗阻、脑血管栓塞及脑神经功能障碍等疾......

    作者:王轶;朱生樑 刊期: 2015- 04

  • 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通过政策方针导向,调查研究实践,助推高校哲学社会创新体系的构建;能够着眼于跨学科领域发展的研究思路,搭建科研管理平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能够通过解读新形势内涵,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科学认识和把握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

    作者:冀慧玲;胡海霞;吴昊;李国骅 刊期: 2015- 04

  • 用阴阳理论探析《伤寒论》之灸法

    《伤寒论》阳主阴从的阴阳观强调阳气的主导重要性.少阴寒化、厥阴失合引起阳用障碍而致急危重症,《伤寒论》虽精于汤液调节阴阳,但其恐缓不济急,故欲急温其阳,应舍药取灸以发其燎原回阳之效.少阴寒化重症灼灸以通阳复脉、助阳抑阴、温阳补阴;厥阴失合危症施灸以升阳救逆、通阳外达、扶阳固脱.《伤寒论》之灸法回阳施治救急,始终贯穿于阳主阴从的阴阳理论之中.......

    作者:于晓蕾;杨丹红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