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西医诱导排卵的治疗研究
排卵障碍包括卵泡成熟障碍和排出障碍,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中医主张从肝肾论治,分为肾虚肝瘀型、肾虚血瘀型、肝肾阴亏型、肾阳不足型论治.中医及西医诱导排卵的方法较多,但单独使用疗效均不理想.采用联合用药,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等综合疗法可使整体与局部调节有机结合,标本兼治,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虞萍;许小凤 刊期: 2013-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涉及肺、脾、肾、肝、气、血、阴、阳;标实主要有外感、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目前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3大要点,即“首始量要足,减量要慢,维持治疗时间要长”.中医对该病的治疗经验是:一般随激素剂量变化“首剂量-减量-维持量-停用”机体相应出现“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病理改变,即初期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激素减量阶段益气养阴;......
作者:符丹;夏海岩 刊期: 2013- 02
-
针灸腧穴命名的临床意义
腧穴的命名是融汇医学、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知名求位,便于取次;知名得意,便于操作;顾名知用,便于施治.如风穴多为诸阳经之会,临证取穴能使卫阳密固,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风邪则不易侵袭,且阳气充实,卫外而为固,并且奋起抗邪,故风字穴疏风祛风力强.“风字穴”虽都以风字命名,然其功效各有不同,因其与风的关系不同或熄内风,或散外风,或内风、外风兼治,皆因......
作者:冯新成;张智龙 刊期: 2013- 02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的主要诊疗模式,主要包括: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即传统的病证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即现代的病证结合2种模式;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以病理学内容为核心的疾病分类体系;中医证候是以病机为核心的疾病分类体系.病证结合的实质是将疾病概念体系与证候概念体系相结合总结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疾病防治.......
作者:孙朦朦;陈惠;倪青 刊期: 2013- 02
-
余江毅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余江毅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强调以病统证,先辨病,后辨证,以辨病为先,务必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现代药理研究.对于中、重度的DPN,须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辅以血管活性药物、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等药物,此类药物可短时间内减轻病人痛苦.DPN以寒痹为主,以温通为其治疗要义.DPN病情反复缠绵,见效后,不宜随意减低药量或停用药物.......
作者:朱琳;余江毅 刊期: 2013- 02
-
尪痹的中医研究
“旭痹”是由已故名医焦树德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并指出尪痹的病因病机是以虚为本,实为标.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僵直、畸形、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用抗生素、激素等缓解症状,长期使用毒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有严重的并发症;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成药及穴位注射、埋线、姜醋熏等治法疗效满意.......
作者:莫超;董正平;严哲琳 刊期: 2013- 02
-
宋立群教授运用中医顺势疗法经验
中医顺势治疗包括顺应正气抗病之势,顺应正气驱邪之势,顺应脏腑喜恶之性,顺应脏腑经络气血时间变化之势,顺应体质差异之势,顺应疾病发展趋势,顺应地理差异之势.宋立群教授注重顺应患者情志之势,在治疗郁证之中疗效显著.首先,要准确判断病机的邪正虚实,虚则补之以顺应正气抗病之势,实则泻之以顺应正气驱邪之势;其次,要善于根据正气与邪气的趋向,推测和分析病邪所处部位、病性,就近原则取邪气易于祛除之法;后,要注意......
作者:葛旭;宋立群 刊期: 2013- 02
-
偏头痛与相关性疾病中西医机制探讨
偏头痛与脑卒中、眩晕、癫痫、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抑郁症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共同的病理因素.偏头痛与其相关性疾病在西医方面多与神经递质相关,一些相关性疾病治疗药物(如托吡酯)已被证实对偏头痛有效;中医方面多与风、痰、瘀这3个病理因素及肝相关,提示在临床治疗时对于偏头痛合并相关性疾病的患者需紧紧抓住风、痰、瘀及肝郁病机,祛风化痰,祛瘀疏肝.......
作者:王玮;全亚萍;陈园桃 刊期: 2013- 02
-
支气管哮喘证候学研究
哮喘发作期以冷哮、热哮、风痰阻肺证、痰瘀互结证为多见;缓解期以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俱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且可相互兼夹.临床证候学研究证明,发作期多基于冷哮及热哮,冷哮痰及血中的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IL-4、IgE、CD4+T细胞等较高,热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考虑与感染有关,其辨证要点与临床表现相符.缓解期脾虚证血红蛋白偏低,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相应;肾主生长发育,肺病及肾,耗损......
作者:赵晓艳 刊期: 2013- 02
-
消渴膜原论
南征教授认为,消渴的病机是在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不调等各种因素下,损伤散膏,机体出现阴虚燥热,继而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湿浊痰瘀等基本症候.毒邪具有损伤、致变、顽固、秽浊、结聚、依附等多种特性,致病又有虚、瘀、郁、痰、湿、燥等特点,故易侵犯膜络,损伤脏腑,盘踞膜原,形成窠巢,影响气血水的输布,三焦失常,病延全身,形成消渴心病、消渴脑病、消渴肝病、消渴肾病等多种消渴并发症.治疗采用透达膜......
作者:孙胜君;南征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三叶因子在胃肠疾病中的研究
- 2 细辛脑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3 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 4 戴德英教授治疗妇科痛证经验
- 5 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PDGF及TGF-β1的影响
- 6 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7 人参的药用研究
- 8 茵陈蒿汤合猪苓散治疗新生儿黄疸45例临床观察
- 9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 10 中医药在冠心病抗氧化辨证治疗中的应用
- 11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 12 三黄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
- 13 心痛定联合安定治疗肾绞痛390例疗效观察
- 14 痛风消方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 15 基于生物转化技术的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 16 苦参与蛇床子配伍后苦参碱含量变化
- 17 化瘀祛痰、健脾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护理
-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报告
- 19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构建思路
- 20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