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颈臂穴治疗痿痹证应用探析

    颈臂穴属经外奇穴,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所过.针刺本穴可疏通手三阳经脉,可用于因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经络受阻致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经气不利,经脉失于温煦濡养,不容则痛,久之,导致的上肢痿证、痹证.......

    作者:崔景军 刊期: 2013- 01

  • 邹燕勤教授应用和络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邹燕勤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发生气血运行不畅而郁滞的机理很多,主要有: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致瘀;肾阳虚衰,寒自内生,阳不运血,血遇寒则凝而为瘀,血虚脉道不充,血行迂缓,易于停滞成瘀,精不化气而化水,水停则气阻,气滞则血瘀;患病日久,缠绵不愈,深而入络,而致脉络瘀阻;因虚而易感外邪,外邪入侵客于经络,使脉络不和,血涩不通,瘀结成肿,阴虚生火,灼伤血络,或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均可停于脏腑之间而成瘀.因......

    作者:白牧鑫;曾安平;易岚 刊期: 2013- 0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协同的多途径、多阶段的综合过程.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和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多元醇途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关.......

    作者:崔海月 刊期: 2013- 01

  • 李忠仁教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李忠仁教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采用分期治疗、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急性期:宜轻且浅,引邪外出;恢复期:由浅入深,多法联用;后遗症期:多针浅刺,扶正祛邪.强调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尤为重要.临证注重治病先调神,并善于与病患沟通,针刺风格独特,疗效良佳.......

    作者:陈益;李忠仁 刊期: 2013- 01

  • 王强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王强教授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虽病位在心,但尤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治疗本病注重从整体出发,心、脾、肾三脏同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作者:王超;王强 刊期: 2013- 01

  • 咽喉不利与梅核气

    咽喉不利的表现是咽部梗阻症状,类似于经文中记载的“梅核气”.医者对“梅核气”的印象根深蒂固,故常将许多不属于“梅核气”的疾病归为此类.为避免临床上“半夏厚朴汤”的滥用,应明确“梅核气”自身的病因病机以及相关其他疾病的类似表现.梅核气不能成为咽喉不利的代名词.临床上遇到咽喉不利时需要仔细辨证,避免误用、错用现象的发生.......

    作者:高玉强;林洪生;张玉人 刊期: 2013- 01

  • 化坚二陈丸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陈明岭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治疗皮肤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受教,受益匪浅,现将其应用化坚二陈丸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摘录如下.1病案举例例1:张某,男,60岁,因双下肢结节伴瘙痒于2011年6月就诊.患者双下肢较密集分布深褐色孤立性结节,结节直径为0.5~1cm大小不等,表面呈苔藓样改变,以伸侧为多,瘙痒剧烈,夜间痒甚,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

    作者:赵金凤;刘海燕;卢阳;黄丹 刊期: 2013- 01

  • 李志湘主任医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经验

    李志湘主任医师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系瘀血阻滞所致,气虚为本,毒瘀为标,本虚标实.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为基本大法,益气为本,活血解毒为标.方用补阳还五汤和四妙散加减,酌情加用虫类药,如土鳖虫、鳖甲、地龙等,效果明显.......

    作者:王小龙;刘少宾;孙杰 刊期: 2013- 01

  • 肛周湿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肛周湿疹,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治、针刺、埋线、穴位注射、综合疗法等方法,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为治则.中药外治,药力直达患处,疏通腠理,调理气血,减轻患处瘙痒及皮损等不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佟瑶;令狐庆 刊期: 2013- 01

  • 清热解毒药蓍草的开发与利用

    菊科植物蓍草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广为分布,野生资源丰富,历来绝少应用,造成生物资源浪费.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蓍草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

    作者:段北野;陈万里;许立鑫;高春梅;房丽;郭红伟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