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溶石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溶石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溶石胶囊中的金钱草、生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大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大黄素测定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可行,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溶石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高萍 刊期: 2012- 01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能从调节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近年研究还发现,麝香保心丸亦可从调节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多靶点治疗冠心痛.......
作者:高昕;沈建平 刊期: 2012- 01
-
RP-HPLC法测定通脉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通脉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250mi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葛根素在0.0848~1.69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1,平均回收率为97.47%,RSD=1.00%.结论:HPLC法简单、快速、重现......
作者:李君海;徐建;杨波;王婷婷 刊期: 2012- 01
-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系,肿瘤形成后由于不断耗伤气血,导致正气亏虚,痰浊、气滞、血瘀、毒气胶着,日久不除.中医药防治肿瘤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采用扶正法、解毒法、化痰法、祛瘀法、散结法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赵锡民 刊期: 2012- 01
-
人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学机制,主要是人参的活性成分皂苷的作用结果.人参皂苷能抑制心肌肥大和心室肥厚,控制心律失常,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逆转内皮细胞的凋亡,保护心肌梗死等.......
作者:蔡晓月;赵英强 刊期: 2012- 01
-
中药逆转乳腺癌MCF-7/ADM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CF-7/ADM是有多药耐药表型的耐阿霉素细胞株,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对乳腺癌MCF-7/ADM多药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其逆转机制主要是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及降低P-gp、Bcl-2等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静 刊期: 2012- 01
-
针刺夹脊穴治疗颈、腰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颈、腰椎疾病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衰少,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导致气血阻滞,结于颈项、腰背筋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遵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针刺颈部、腰部夹脊穴,能疏通督脉及太阳经经气而调和阴阳,直接通调颈、腰部经气,达到祛风活血通络的目的.......
作者:刘鹏宇;郑健刚 刊期: 2012- 01
-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机制主要在于免疫调节,既可发挥对异常免疫损伤的抑制效应,又能实现对正常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患者异常免疫状态.针刺能直接作用于病灶处,抗变态性炎症,消除局部水肿,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促进损伤神经的髓鞘再生修复,刺激周围神经,提高其兴奋性和传导性,改善患者电生理异常状态,促使四肢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韩文文;张玉莲;周震 刊期: 2012- 01
-
子宫腺肌病的中医专方及辅助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为血瘀,中医药采用辨证施治、辨病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及针灸等多种方法,可缓解疼痛,改善月经紊乱及全身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受孕机率.......
作者:邱群;高月平 刊期: 2012- 01
-
谈对麻黄汤发汗问题的认识
在麻黄汤类方中,发汗力强的当属大青龙汤,其次则是麻黄汤.麻黄汤与其他方药配伍不同,其功效则有多种,不拘于发散风寒一格.在使用麻黄汤时,关键看辨证准确与否,另外则注意配伍、用量及禁忌.若不慎发汗太过,可根据气血阴阳损伤情况,酌情选用合适的方剂.......
作者:侯养彪;杨涛;张再良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 2 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3 混合痔手术前后的护理
- 4 成本核算与医院管理
- 5 王耀光教授应用经方经验
- 6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
- 7 牡丹皮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 8 降压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9 麻黄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 10 亚健康宜从脾防治
- 11 夏洪生教授治疗桥本氏病
- 12 吉林省不同产地北苍术的质量评价研究
- 13 中药制剂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14 参松养心方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5 针灸治疗踝管综合征1例
- 1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近况
- 17 谈教学体制及考试方式的改革
- 18 经期前予中药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观察
- 19 中医药论治研究亚健康的概述
- 20 十一味安神汤加减治疗不寐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