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构建和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中,通过验案、医案分析、查阅资料、课堂讨论、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改进教学模式,构建和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作者:钱峻;杨亚平;张玲玲 刊期: 2011- 02
-
《难经选读》课程PBL教学法的实施体会与思考
从课程PBL教学法的实施与体会、存在的不足及引发的思考等方面,探讨PBL教学法的良好效果、优点与不足.PBL教学理念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符合人类对科学探索的思维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方法对培养各学科优秀人才大有裨益.......
作者:苏颖;李霞;聂金那;岳冬辉;粟栗 刊期: 2011- 02
-
传统中医医患文化对构建和谐医疗环境作用之探析
人文因素对于缓解医患矛盾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现有研究仅偏重于现代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在中国几千年文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中医,对于医患关系特有的作用却被忽略.良好的中医医患文化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和医院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形成医院的凝聚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作者:张继;徐建云 刊期: 2011- 02
-
浅谈陈延之《小品方》
在唐代,陈延之曾被政府作为医者必读之书,备受推崇,与张仲景地位相当.中卷第六对伤寒、天行、温疫提出了辨病论治,并重视温热之毒的影响,对冬温的概念亦有了新的定义.......
作者:徐喆;王兴华 刊期: 2011- 02
-
《金匮要略》中的鉴别诊断
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中体现了中医症状鉴别、证的鉴别、病位鉴别、脉象鉴别、病程鉴别的鉴别诊断,一病一证,皆须医者细细的体会其中的诊断要义,掌握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医者进行施治及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朱俊红 刊期: 2011- 02
-
对医学生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研究
目的:了解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效果,探讨提高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自愿报名和量表筛查,对16名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6周的干预,通过用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来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心理辅导干预能较为有效改善和提高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结论:对医学生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杨玉芹;夏永辉 刊期: 2011- 02
-
肺癌掌骨转移1例报告
肺癌是肺部常见恶性肿瘤,常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但部分病症可表现为肺外症状,甚至在呼吸道症状出现后几个月即出现.骨转移癌的发生率远较原发肿瘤高,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血运转移到骨,转移肿瘤发生的部位是躯干及四肢的近心端为高,四肢的远心端为低,肘、膝以远者少见,而发生于掌骨者罕见.......
作者:查小燕;贾彦焘 刊期: 2011- 02
-
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发现,抵抗素(Resis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等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认识的不断深入,防治冠心病除了强调对其危险因子的干预治疗外,积极寻找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治疗应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戴鹏;戴友平;刘福明 刊期: 2011- 02
-
急性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伴发腹腔大出血病例分析
对于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除了坚持胰腺炎治疗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针对胰腺炎的特殊病情选用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并把握住治疗的恰当时机,对期间出现的失血性休克症状进行分析与积极救治.......
作者:刘富瑶;崔乃强 刊期: 2011- 02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胃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患者采用按给药剂量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大剂量组34例,首剂40mg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然后以8mg/h的滴速持续滴注;常规剂量组33例,12h静脉滴注1次奥美拉唑40mg.记录并比较2组病例的止血时间、再出血情况及输血量.结果:大剂量组显效2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4.1%;常规剂量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
作者:李树斌;刘新平;郑丽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意义
- 2 高血压病眩晕的中医病机及治法
- 3 艾炷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物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RNA的影响
- 4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 5 张元素谴药制方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 6 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 7 胎儿肢体屈曲症畸形的超声诊断
- 8 高脂饮食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 9 运动损伤的中医保健疗法
- 1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 11 阿霉素人血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4例
- 13 围绝经期抑郁的中药调治
- 14 大青龙汤治疗流感发热临床观察
- 15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 16 痰罗氏培养结核菌阳性、血 T-spotTB 阴性常见原因分析
- 17 针灸在西欧的发展现状
- 18 癌性发热中医药临床研究
- 19 中药联合NB-UVB治疗泛发型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 20 “蚀胧”的本草名物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