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4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75/R

邮发代号: 12-15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4813
  • 国内刊号:22-13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化疗与中药内服治疗宫外孕64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1年5月~2000年6月,对尿HCG阳性的宫外孕64例采用氨甲喋呤化疗,并对盆腔包块直径在4.0cm以上者辅以内服中药治疗。结果:治愈56例,失败4例,中止治疗2例,2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1例妊娠,1例输卵管通水试验通畅。此方法对保守治疗宫外孕及保留生育机能开创了新疗法。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4例,发病年龄:20-30岁36例,……......

    作者:李有田;孙柏盛;李冰;谢铁男;安立彬 刊期: 2002-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50例

    自1994年5月~1997年5月我们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服中药益气温阳活血汤,治疗难治性心衰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50例西医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五版)中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经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西医常规治疗4周,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和未达标准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X线右心衰者16例,左心衰者14例,全心衰者6例。心电……......

    作者:周贵仁;金花;张国成;李军;杨忠实 刊期: 2002- 01

  • 湿润烧伤膏对373例烧伤创面疼痛的疗效分析

    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4月共收治烧伤住院病人373例。均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3例,男231例,女142例;年龄5岁~39岁。受伤原因以热力伤占比例高,其次是化学伤、电击伤。热力伤中以沸水、火焰多。发病时间以夏季多。烧伤深度以浅度烧伤占比例大,其中浅Ⅱ°占39.7%,深Ⅱ°浅创面占20.4%,深Ⅱ°……......

    作者:尹桂丽;刘敏;梁艳 刊期: 2002- 01

  • 肝源性腹泻的中医辨治

    肝病患者,大便稀溏,日行4次以上,排除原发性肠病和继发性感染者,称为肝源性腹泻。笔者在数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急慢性肝病736例,兼见腹泻者共148例,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48例急慢性肝病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男性92例,女性56例;年龄小者8岁,大者65岁。急性黄疸型肝……......

    作者:沈培源;吴德平 刊期: 2002- 01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25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8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2治疗方法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20g,甘草15g,白术50g,陈皮20g,黄芪40g,升麻10g,柴胡20g,当归20g,枸杞……......

    作者:张明昕;孙博郎 刊期: 2002- 01

  • 七年制硕士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七年制专业教育是中医院校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我校90年代初开始招收七年制中医硕士专业,1998年开始又招收七年制中西结合专业。七年制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高,并且每班的人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师生间课堂交流。七年制专业在1~2年级时到合办学校学习生理或现代西医基础理论,对当代医学、生物理论较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有更深的认识,思维活跃。有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学、......

    作者:唐永祥;陈群 刊期: 2002- 01

  • 《中医诊断学》外事教学法研究初探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的声望日渐提高,来我国学习的外籍学生不断增多,中医药外事教学的重要性也越发彰显。《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主干学科之一,是学习中医药的必修课程。如何让汉语基础较差,特别是对医学汉语知之甚少的外籍学生轻松地学好《中医诊断学》,是我们作为《中医诊断学》教师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针对现状,我们在外事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今不揣简陋,求正于同道。……......

    作者:徐征 刊期: 2002- 01

  • 汗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奏理开闻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历代医家都对汗的辨证论治颇为重视。汗证多属于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范畴。由此可见汗证是一个既常见又不能忽略的病症,在临床治疗上有着极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对汗证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汗证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论述如下:1辨证论治1.1肺气不足、肺卫不同治法宜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酌加党参、麻黄、附子、龙骨、牡蛎......

    作者:雷银芬;陆蔚;李然;周福生 刊期: 2002- 01

  • 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究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判断,以往主要以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变为标准,这种判断标准,主观性较大。随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认识的深化,检查手段的增多,探索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客观指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切的问题。本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研究概况作一描述。1脑血流超声检查1.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可元创性的直接探测到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的血流速度,......

    作者:柴纪伟;黄丹奇;马骋 刊期: 2002- 01

  • 面部色诊及其现代研究概述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颜面五官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法中的重要性。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面部色诊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难经......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02- 01